【市场综述】 美联储纪要鹰派倾向强,但措辞并未新意,美国股债盘中短线下行,最终反弹。美元指数跌离两周高 位;离岸人民币盘中一度涨超 400 点、逼近周二所创的四个月高位。
国内方面,XBB 毒株引发市场新一轮担忧,市场对后期经济复苏的程度存分歧,宏观气氛谨慎观望。
能源方面,全球经济前景堪忧继续施压,原油跌超 5%创三个月最大日跌幅,两日跌超 9%,创 1991 年来最差开年表现;温和气温抑制了供暖需求,欧洲天然气期货跌至 2021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全球要闻】
1. 美联储 12 月会议纪要:担心市场太乐观、警告利率或高于预期、无人预计 2023 年 适合降息 本次会议纪要被评估为七个月来最鹰派纪要,但有评论认为,美联储措辞并无新意,没什么意外,因此股 债盘中跌幅有限,最终反弹。纪要显示,与会者认为,金融环境“不合理的放松”将让联储更难以压低通 胀,换言之,利率可能被迫升得更高。多人指出联储官员预期利率高于市场预期水平。多人强调既有紧缩 不足的风险也有紧缩过度的风险。与会者承认 10 月和 11 月通胀有放缓,但一致认为通胀仍高得不可接 受。联储工作人员认为联储的通胀预期有上行风险、经济预期有下行风险,2023 年可能某个时候衰退。
2. 美国制造业连续两个月萎缩 美国 12 月 ISM 制造业 PMI 下滑至 48.4,连续第二个月萎缩,为 2020 年 5 月以来新低;预期 48.5,前 值 49。制造业指数、新订单分项指数、产出分项指数均创 2020 年 5 月份以来新低。
3. 美国 11 月职位空缺略降至 1045.8 万,但仍处强劲态势,连续第三次超预期 美国 11 月每个失业工人对应 1.74 个职位空缺,和 10 月持平,这一比率在新冠疫情之前为 1.2 左右;总 招聘人数下降至 605.52 万,创下 2021 年 2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辞职人数意外上升 12.6 万人至 417.3 万人,是自 2021 年 11 月以来的最大增幅。
4. 美国众议院议长选举第六轮投票仍无结果 当地时间 1 月 4 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在国会众议长竞选第六轮的投票中以 201 票 的投票结果再次落败,民主党众议员哈基姆·杰弗里斯以 212 票的投票结果再一次占据最多票数。众议院 决定暂时休会。
5. 乌官员:乌克兰计划在春季发动大规模攻势 当地时间 1 月 4 日,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乌克兰正计划在春季 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作战方向覆盖克里米亚至顿巴斯全线。
6. 香港 11 月零售额转跌 4.2% 远逊预期 香港零售额在连升两个月后转跌,远逊预期。政府统计处公布,去年 11 月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 计为 295 亿港元,同比下跌 4.2%,市场原预期增长 4.8%。去年首 11 个月合计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 临时估计同比下跌 1.1%。
7. 日本央行连续第四天加大债券购买力度 以遏制收益率上涨 市场大量抛售日本国债,“寡妇交易”卷土重来。为应对重燃热情的日债抛售潮,日本央行又一次进场捍 卫 YCC,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宣布进行计划外购债进行反击,不过依旧无法阻止 20 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 刷新 2014 年 10 月以来最高水平。
8. 欧盟官员:2023 年欧洲能源供应或将严重不足 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强调,2023 年欧盟的能源供应或将严 重不足。他表示,虽然 2022 年期间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这不能确保 2023 年能源供给充足,必须寻找 额外的天然气供应,并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否则下一个冬天会非常困难,欧洲此前对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分 依赖正在不断引发问题。
9. 新西兰:中国旅客不会造成新西兰病例大幅增加 不要求提供新冠检验阴性报告 新西兰疫情应对部长 Ayesha Verrall 表示,新西兰不会要求中国游客提供新冠检验阴性报告。Verrall 表 示,官员们已经做过公共卫生风险评估,认为中国旅客不会造成新西兰病例大幅增加,意味着不需要或没 有理由限制入境。
10. 央行:要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 2023 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2023 年,要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支持恢 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解 决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落实金融 16 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平台企业金融业 务常态化监管。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
11. 国常会:提高医疗、防疫物资供给能力 支持重点企业满负荷生产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千方百计提高医疗、防疫物资供给能力,支持重点企业满负荷生产。加强药品等 物资调配,保障医疗机构、居家患者、养老院、农村地区等需求,为防疫提供保障。要进一步抓好能源保 供。持续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支持能源企业节日安全正常生产,做好电力、天然气顶峰保供预案。
12.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注重“关口前移” 应用中医药早期干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出,注重“关口前移”,应用中医药早期干预。各医疗机构接诊出现新冠病毒感染 常见症状的重点人群(高风险)、次重点人群(中风险)时,要把第一时间用上中药作为临床救治的原则 之一,力争第一时间进行中医药干预。各医疗机构要依据中医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原则,第一时间为患者 提供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医疗机构配置中药制剂和中医技术等中医药服务,减少病情向重型转化。
13. 外汇局: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 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2023 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指出,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完善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强化外汇形势监测分析,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和预期引导,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推进专业化投资能力建设、科技化运营 能力建设、市场化机构治理能力建设,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14. XBB.1.5 是否会引发新冠病毒的第二轮感染?中疾控回应 中疾控称,美国 CDC 的监测数据证实,近几周 XBB 系列变异株占比增加期间,新冠感染者报告数、住 院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并未出现显著增高。在美国,XBB.1.5 引起的再感染比率还需要进一步动态观察。我国目前本土流行的绝对优势毒株是 BA.5.2 和 BF.7,个体在感染 BA.5.2 或 BF7 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在短 期内(3 个月)会维持相对较高水平,预期对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分支(包括 XBB) 有较好的交叉保护作用。 我国短期 (3 个月)内,由 XBB 系列变异株包括 XBB.1.5 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15. 清华团队发现抗体对新冠变异株 XBB 有效 近日,清华大学团队的研究有了新突破,该研究从免疫羊驼体内分离鉴定纳米抗体,对 SARS-CoV-2 多 种变异株、SARS-CoV-1 和其他主要 sarbecovirus 病毒具有广谱高效中和活性。 后续的初步实验结果显示,第 3 组的抗体对于最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BF.7、BQ.1 和 XBB 等均保持 活性。结果显示,3-2A2-4 纳米抗体可以有效预防 Omicron 和 Delta 活病毒感染,防止和降低肺部组织 感染,保护肺组织免于结构损伤和炎症反应,展示了优异的体内保护能力。
【产业信息】
1. 自然资源部部长:将研究出台政策 推动海上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表示,发展新型能源体系是推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的战略选择。我们将研究出台政策,引导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推动 海上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引导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布局。
2. 工信部优化调整微波通信系统频率 推动我国微波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发布《关于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调整及无线电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新增毫米波频段 大带宽微波通信系统频率使用规划、优化中低频段既有微波通信系统频率和波道带宽、调整微波波道配 置与国际标准接轨等方式,进一步满足 5G 基站等高容量信息传输(微波回传)场景需求,并为我国 5G、 工业互联网以及未来 6G 等预留了频谱资源,更好满足微波通信等无线电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3. 乘联会:12 月乘用车市场零售 242.5 万辆 同比增长 15% 乘联会数据显示,初步统计,12 月乘用车市场零售 242.5 万辆,同比去年增长 15%,环比增长 47%; 12 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 227.3 万辆,同比去年下降 4%,较上月增长 12%。去年,乘用车市场零售 2070 万辆,同比 2021 年 2015 万辆,增量 55 万辆,同比增长 1.8%;预计狭义乘用车批发 2320 万辆, 同比 2021 年 2110 万辆,增量 210 万辆,增长 10%。
4. 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 2022 年市占率下降 中国厂商份额飙升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竞争对手的强劲增长,韩国三大电动 汽车电池制造商(LG 新能源、SK On 和三星 SDI)去年 1 月至 11 月期间总共占据了全球市场 23.1%的份额,比上年同期下降 7.4 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宁德时代和另外两家中国厂商(比亚迪和中创新航)共 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54.7%,高于一年前的 43.7%,其中宁德时代市占率从 32.2%跃升至 37.1%。
上一篇:1月4日财经新闻
下一篇:12月26日财经新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