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综述】
上周五德银 CDS 飙升重燃银行业健康担忧,债市交易者押注美联储 5 月不加息之际,联储“鹰王” 布拉德仍上调今年利率预期至 5.625%,但欧美 3 月商业活动改善,欧美央行和各国政府等轮番安抚市场 情绪。 受市场避险情绪影响,现货黄金应声拉涨并再次上探 2000 美元大关,但于美盘时段受美债收益率的 压制,盘中回吐近 30 美元,最终收跌。
美元指数于欧盘跃上 103 关口,最终小幅收涨。美国 10 年期国 债收益率也因避险需求在欧盘时段遇挫,但受高于预期的 PMI 数据以及布拉德继续放鹰的影响,于美盘 收复大部分失地。
【全球要闻】
1. 美国 3 月服务业和制造业 PMI 回升,服务业更强劲,但代价是通胀重燃;欧元区 3 月服务业 PMI 创 10 个月新高,但制造业增长乏力 美国 3 月服务业 PMI 初值为 53.8,高于 2 月的 50.6,并创下 11 个月来高位;制造业 PMI 初值为 49.3, 高于 2 月的 47.3 和市场预期的 47,创 5 个月来新高,但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美国经 济的好转是不平衡的,主要是由服务业推动的。此外值得警惕的是,3 月销售价格的调查指标以更快的速 度增长,凸显通胀压力。 经济学家称,欧元区 3 月的增长“非常不平衡”,几乎完全由服务业推动,而制造业基本停滞,说明在 需求下降的情况下难以维持生产。
2. 美国银行业数据喜忧参半,存款创近一年最大降幅,但 FHLB 发行活动大幅下降 周度数据显示,美国银行的存款出现了近一年来的最大降幅。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背书的银行体系联邦住 房贷款银行(FHLB)的发行活动大幅下降,意味着 FHLB 预借需求减少,似乎意味着存款流出至少已经 放缓。
3. 达利欧:世界正处于“危险的边缘”,或面临三个“地震式”剧变 美国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首席投资官导师、董事会成员瑞·达利欧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3 年年会上 表示,世界正处于“危险的边缘”,可能会面临三个“地震式”的剧变:一是巨额债务的货币化,即各国 央行通过印钞,发行货币来购买这些债务;二是财富和价值观的鸿沟引发的巨大内部冲突;三是国际大国 的冲突。
4. 瑞银:美国潜在的信贷紧缩可能会导致裁员 瑞银表示,若地方银行风险偏好下降及试图重建流动性意味着贷款减少,那么威胁就会到来。美国商业和 工业贷款约 50%来自这些资产不足 2500 亿美元的银行,住宅房地产贷款的比例为 60%,商业房地产贷 款和消费贷款的比例为 80%和 45%。在美国,员工人数少于 500 人的企业劳动力占私营劳动力的 52%。 信贷收紧可能导致小企业出现信贷危机以及失业率上升。
5. 日本 2 月核心 CPI 一年多来首次放缓,但另一关键通胀指标创四十一年新高 能源补贴初见成效,日本 2 月核心通胀大幅放缓,但剔除新鲜食品和能源的关键通胀指标增速加快。市 场预计,在通胀的粘性超过预期的情况下,新任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货币政策上的挑战随之增加。
6. 港交所史美伦:正在筹备“双柜台”模式,助力实现人民币交易港股 港交所主席史美伦在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3 年年会时说,我们正在筹备人民币国债期货和港币 人民币双柜台。她还透露,现在正在筹备的互换通将是首次连接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为 国际投资者提供人民币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7.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3 年年会开幕,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宣读主席贺信并发表主 旨演讲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3 年年会于 3 月 25 日至 27 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丁薛祥强调,对外开放 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8. 秦刚集体会见美国友好团体和工商界人士 3 月 25 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集体会见来访的美国友好团体和工商界人士。秦刚指出,中美关 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搞好了,世界受益。欢迎美国企业继续扩大对华投资、扎根中 国,中方愿继续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美方人士表示,美工商界支持美中关系健康发展、保持两国关系稳定。欢迎美中增加面对面接触,希进一 步扩大美中航班数量,促进两国各界交流,深化两国经贸、投资合作。
9. 韩文秀:中国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推进器稳定锚,是国际金融安全的避风港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 25 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3 年年会”经济峰 会上表示,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稳定锚,也是国际金融安全的避风港。当前没有 明显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压力。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 继续扩大市场准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在中国投资可 以“放长线钓大鱼”。
10. IMF 预测今年中国 GDP 增速将达 5.2%,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约三分之一 IMF 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 26 日在 2023 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正在强势复 苏,IMF 的 1 月预测认为,今年中国 GDP 的增速将达到 5.2%,相较 2022 年大幅提高 2 个百分点。
11.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国务院 2023 年重点工作分工,研究优化完善 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等 会议决定,延续和优化实施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包括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 比例由 75%提高至 100%的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审议“三农”重点任务工作方案;听取巩 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汇报。
12. 刘昆: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优先位置 3 月 26 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3 年年会上表示,中国的创新、中国的研发投入还 在高速增长的通道上。刘昆表示,将继续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优先位置,加大投入与力度,提升管理效 能,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增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 济上,落实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3.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3 年年会上表示,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 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14. 楼继伟: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房地产税试点 据一财,近日,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比较》发表《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一文。楼继 伟认为探讨财政体系的未来发展导向需要问题导向,并提出可行的选择方案。其中之一是建立适合作为 地方税的税种。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 楼继伟认为还可以将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转为零售环节征收,相应地由中央税改为地方税。企 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可以继续作为中央地方共享税种。
【产业信息】
1. 策略分析师周末都在讨论人工智能 据中国基金报,中信证券认为,数字经济主线扩散,季报行情阶段浮现。中金证券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的 新突破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浙商证券认为,AI 将引领 TMT 大切换,科创板将是引领板块。民生策略表 示,“反高景气”的 TMT“交易过热”不是其真正风险。广发策略称,借鉴当年“茅指数”和 TMT 交 易热度迅速上升期的经验,短期波动或将放大,但仅因交易层面导致趋势下行的概率并不大,预计“估值 填坑”继续。
2. 外贸“空箱”真相调研:集装箱便宜了,商家成本降低 今年年初,我国港口空箱堆积情况引起市场关注,也致使外界开始担忧“外贸订单将下滑”等问题。记者 调研后发现,港口空箱以及订单下滑的流言,以及制造业所订单和供应链转移讨论的背后,一方面由于是 我国外贸行业身处结构性调整期,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也在产生新的变化。
3.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白酒产能未来仍有下降压力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指出,近十年白酒总产量不断下降,说明产业存量产能过剩,加之横向竞争、 健康消费观念带动的消费结构变化,是白酒产能未来仍有下降的压力。
4. 多城市机票预订量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据国内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2023 年 3 月以来,国内多个城市机票预订量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三亚、 成都、杭州、广州、沈阳等部分城市已超过 2019 年同期。此次航班换季后,很快要迎来五一小长假、端 午假期,预计出境游也会迎来爆发点。
5. 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 “绿电”与“绿氢”灵活转换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固态氢能发电并网 3 月 25 日率先在广州和昆明同时实现,这也是我国首次将光伏发 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这项技术还可以升温释放高压氢气,为新能源汽车加氢。 固态储氢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高效,就好比做一个能量的大蓄水池,可以把光伏、风电等不稳定的发电量 高密度存储起来。
上一篇:3月24日财经新闻
下一篇:12月26日财经新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