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温馨提醒
请输入关键词
新闻中心

2月13日财经新闻

【市场综述】 

上周五,2 月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未来一年通胀预期超预期回升,而消费者信心超预期上升,创逾一 年新高。紧缩前景打压,美国股债创今年最差周表现。纳指今年首周累跌,和标普创近两月最大周跌幅。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创五周新高,一周升逾 20 个基点创七周最大升幅。

 俄罗斯减产力挺原油反弹、创两周新高,一周涨超 8%,美油创四个月最大周涨幅。黄金创五周新低, 伦铜创五周新低。 

国内方面,上周市场消息相对平淡,中美关系受到一定关注,北向资金有所波动。 


【全球要闻】

 1. 美联储哈克:2024 年可能会降息,美联储需要实现 5%以上的利率,然后暂停加息 费城联储主席哈克表示,意外强劲的一月非农就业数据并没有改变他的观点,即转向小幅加息对美联储 来说是一个好策略,他指出,如果通胀继续缓解,2024 年可能会降息,美联储需要实现 5%以上的利率, 然后暂停加息,现在不需要加息 50 个基点。 

2. 俄外交部副部长:俄罗斯已准备好与乌克兰进行无条件谈判 当地时间 2 月 11 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韦尔希宁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已准备好与乌克兰进 行无条件谈判。他表示,所有军事行动都是以谈判结束的,俄罗斯对此也做好了准备,但谈判需要建立在 现实情况之上。另外,乌总统批准对与俄罗斯有关的约两百名个人实施制裁。 

3. 俄罗斯减产反击突袭:将在 3 月原油产量减少 50 万桶/日,欧佩克+“不兜底”! 俄罗斯减产反击突袭。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称,俄罗斯计划将 3 月原油产量减少 50 万桶/日,这一决定 将改善市场形势。对此,欧佩克+代表称,欧佩克+不会因俄罗斯减产而增加供应。

 4. 俄罗斯起草法案对石油出口折扣设置上限 俄罗斯国家杜马在 11 日晚些时候提出了一项法案,规定了俄罗斯石油出口的折扣。根据提议的法案,4 月份俄罗斯石油价格对布伦特原油的折扣将限制在每桶 34 美元,5 月份降至 31 美元,6 月份降至 28 美 元,7 月份降至 25 美元。 

5. 顶尖原油交易员:市场要数月才会意识中国需求强劲,油价今年可达 140 美元 明星交易员 Andurand 认为,最近几个月油价大幅下跌,是由于市场过于短视,但在中国经济加速反弹 的带领下,需求激增使油价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达到 140 美元/桶,较当前水平还有超过 60%的上涨空 间。

 6. 日本央行新行长可能人选出乎意料!美日惊现“V”型走势 据日经新闻,日本政府可能提名前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植田和男作为新任央行行长,这一新闻导致市 场剧烈波动。晚些时候,植田和男在 NTV 电视台上表示,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是适当的,需要继续保持 宽松政策。日经新闻还表示,日本政府可能提名日本央行高级官员 Uchida、FSA 国际事务副部长 Ryozo Himino 为日本央行副行长,日本央行现任副行长雨宫正佳拒绝了日本央行行长的职务。 

7. 世界主要黄金生产国加纳启动“黄金换石油”计划 自今年 1 月份以来,非洲西部国家加纳开始实施“黄金换石油”政策,也就是用黄金、而非美元储备购 买石油产品,以应对国内外汇储备下降、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数据显示,加纳每月花费超过 3.5 亿美元 进口原油,这导致该国央行的外汇储备大大减少,去年 9 月底该国外汇储备降至 66 亿美元左右。为了抑 制油价进一步上涨、减轻外汇储备压力,同时也为提振该国货币塞地,加纳政府决定自今年 1 月 15 日启 动“黄金换石油”计划。 

8. 俄罗斯人实际收入低于十年前 据俄罗斯《独立报》,进入 2023 年,俄罗斯人比 2013 年穷了 6.5%。2022 年,个人收入受到打击。据 专家计算,在 2022 年,俄罗斯人的实际收入比 2013 年下降 6.5%。据估计,要想弥合这一差距,经济 增长率应加快到年均 5%。但从统计数据来看,情况是模糊不清的。扣除通胀因素后,2022 年居民财产 性收入减少近 14%,但在这种消极背景下,经营性收入增长近 15%。单看 2022 年,俄居民实际可支配 收入减少约 1%。 

9. 青岛确认:准备击落!大连发布航行警告! 据澎湃新闻,2 月 12 日,青岛即墨区海洋发展局回应“日照附近海域发现不明飞行物,正准备击落”: 确有此事,不明飞行物具体是什么尚未接到通知,已短信通知附近渔民注意安全。山东方面正在核实不明 飞行物到底是什么。 此外,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大连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自 2 月 13 日 8 时至 17 日 16 时,黄海北部部 分海域进行实弹射击,禁止驶入。 在美国和加拿大联合行动击落加北部空域“不明物体”之后几个小时,美国军方关闭了蒙大拿州部分空 域,并派遣一架战机调查“雷达异常”情况。奇怪的是,这些战机没有发现雷达检测到任何相关物体。 

10. 中国 1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5.98 万亿元,为 2022 年 1 月以来最高,新增人民币 贷款 4.9 万亿元,M2 增速 12.6%  中国 1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5.98 万亿元,为 2022 年 1 月以来最高,比上年同期少 1959 亿元,前值为 1.31 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 4.9 万亿元,同比多增 9227 亿元,前值为 1.4 万亿元;M2 货币供应同比 增 12.6%,增速比 12 月末低 0.8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 2.8 个百分点;M1 同比增 6.7%,增速比 12 月末高 3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 8.6 个百分点;M2-M1 剪刀差收敛。 分析认为,信贷迎来“开门红”。信贷高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于企业部门,领域侧重于基建和制造业。这 充分表明重大项目进展顺利,经济处在复苏通道中。从货币供应量来看,当前货币环境较宽松,在企业融 资需求回升的带动下淤积在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也开始向实体传导。虽然市场已有心理准备,但“狂飙”的 1 月社融,总量投放还是强于预期,信贷投放量明显超预期,至少说明当前复苏交易没有被证伪。 

11. 我国 1 月份 CPI 有所上涨,PPI 继续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 1 月份 CPI 有所上涨,PPI 继续下降。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出行 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电影及演出票、旅游价格 1 月份环比分别上涨 20.3%、 13.0%、10.7%和 9.3%。 

12. 预计到 2050 年我国 80 岁以上老人数量将会翻两番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表示,预计到 2050 年我国 80 岁以上老人数量将会翻两番,也就是说 我们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长寿时代。此外,数字化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将激增。65-69 岁老人使用智能 手机的占比超过五成。百岁及以上老人仍有 1.3%使用智能手机。82.2%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视频聊天, 55.5%用于看新闻、看电影、电视剧等娱乐。 

13. "最严"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标准来了,7 月 1 日起施行 银保监会、央行制定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已于 2020 年 3 月 17 日经中国银行保险监 督管理委员会 2020 年第 1 次委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将自 2023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办法》称, 金融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五类,分别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资 产。 《办法》提出,商业银行应对重组资产设置重组观察期。观察期自合同调整后约定的第一次还款日开始计 算,应至少包含连续两个还款期,并不得低于 1 年。 


【产业信息】

 1. 1 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为 1.8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 2023 年 1 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显示:1 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 数为 1.80,环比上升 68.2%,同比上升 23.3%,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今 年 1 月汽车销量开年走低,主要是受到去年 12 月份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和新能源补贴政策到期导致 消费需求前置。 

2. 多国学校禁止学生使用 ChatGPT “让人停止思考 对人类造成伤害” 据央视,使用人工智能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用其完成作业考试是否构成作弊,在全世界各地引发了 不少争议。为了避免学生过于依赖此类工具,防止学生作弊,多国学校已经发出禁令,禁止学生在学校内 使用类似于 ChatGPT 的人工智能工具完成学习任务和考试。 此外,国内部分 C 刊发布声明称,暂不接受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例如:ChatGPT)单独或联合署名 的文章;在论文创作中使用过相关工具,需单独提出,并在文章中详细解释如何使用以及论证作者自身创 作性。 

3. 万科 A 发布 150 亿定增方案,创房企股权融资重启以来的新高 万科发布 2023 年度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公告,公司拟向不超过 35 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 行数量将不超过 11 亿股,即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 9.46%,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50 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公司旗下 11 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创下房企股权融资重启以来 的新高。 

4. 2000 多个网点关闭、公司要倒闭?韵达快递紧急回应:假的! 韵达速递表示,网传 2000 多个网点关闭为不实内容。据最新统计,韵达一级网点同比新增 100 多个, 揽派末端新增 1 万多个,韵达网络快递服务从县级全面覆盖向乡镇地区不断延伸。“营收不盈利”、“公 司要倒闭”等亦皆为不实之词。

 5. 已有 2700 家公司披露了 2022 年业绩预告,超千家公司业绩预喜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 月 12 日,A 股共有 2700 家公司披露了 2022 年业绩预告,超千家公司业绩预 喜,601 家公司预计净利翻番。业绩高增企业扎堆机械设备、电子、化工及医药生物等行业,同时,受益 于行业景气度高企,包括新能源、医药生物及半导体产业上市公司业绩呈现领跑态势。

推荐新闻

上一篇:2月10日财经新闻

下一篇:12月26日财经新闻

返回
查看更多 >
0532-80967656